上周最大的管理新聞不幸是一樁丑聞。因為尾氣排放造假事件,德國大眾集團親手毀了78年來積累的商譽,也徹底將“德國制造”拉下神壇。關于事件的來龍去脈,在此就不贅述了,我們更關心事件的深層意義以及它對企業(yè)管理者的警示。力眾人才網http://m.partybikebusiness.com/大同人才網,大同求職招聘 。來源:http://tieba.baidu.com/p/4073763516?pid=76592321955&cid=0#76592321955
造假的邏輯首先我們要問的問題是:大眾汽車為何要在美國作弊?
在美國高度成熟且競爭激烈的乘用車市場,貴為全球第二大汽車集團的大眾只能算是“打醬油”。去年,大眾在美國汽車消費市場的占有率僅為3.2%,甚至落后于起亞的3.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市場,大眾可謂風光無限。上個世紀末,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曾高到60-90%。盡管隨著各大車企對中國市場越發(fā)重視,大眾的份額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11%以上。
更為扎眼的一組數(shù)據(jù)是,近幾年中國市場的銷量占大眾集團總銷量的40%以上。這說明什么?如果把豐田比喻成班里排名第一,且門門功課優(yōu)秀的學霸。那么大眾就是偏科極為嚴重,又時刻想趕超豐田的班級第二。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如同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里,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如果中國汽車消費市場逐漸飽和,增速下降(實際在2015年上半年已經發(fā)生了),大眾將陷入極為不利的狀況。在其2009年發(fā)布的“2018戰(zhàn)略”中,大眾已經放出“全球第一”的衛(wèi)星。目標是到2018年在中國銷售400萬輛汽車,美國市場分擔80萬輛的目標。在中國這個數(shù)字不難達到,但在美國,它離80萬輛的數(shù)字還差得很遠。很明顯,美國這門讓大眾最頭痛的功課給整體成績拖了后腿。因此大眾拼了命地想打開美國市場。
然而在美國市場,日韓車企占據(jù)著霸主的地位。先不說其他公司,主場作戰(zhàn)的傳統(tǒng)美國三強: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現(xiàn)已更名為菲亞特克萊斯勒)中只有福特一直堅挺,通用和克萊斯勒兩家都曾瀕臨破產,最后不得不“收歸國有”——美國財政部曾持有通用汽車60%以上的股份。奧巴馬最后花了納稅人802億美元,才給兩家公司一次性還清債務,它們才逐漸恢復了元氣。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下,日韓車企卻在美國風生水起。
與美國車企相比,大眾在汽油機汽車上的技術并無太多過人之處;與日本車企相比,大眾又沒有拿得出手的混動技術。因此大眾把寶押到了在歐洲比較受歡迎的柴油車。傳統(tǒng)的柴油車動力好,但污染大。在80、90年代,中國各個城市經常見到冒黑煙的公共汽車就是柴油車。為了改善環(huán)境,近年來大部分公共汽車都完成了“柴改汽”改造,淘汰了老式柴油車。
新型柴油車與老式柴油車不可同日而語,首先柴油車的排放污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加上省油、動力強的優(yōu)勢,因此在歐洲受到歡迎。當然排放污染小也與歐洲柴油較高的煉制水平分不開。http://tieba.baidu.com/p/4073763516?pid=76592321955&cid=0#76592321955
美國人本來對柴油車不是很感冒,他們喜歡的是裝配大排量自然吸氣發(fā)動起的汽油車。大眾為了打開柴油車市場,在營銷方面花費巨資,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樹立了柴油車“清潔環(huán)保又省油”的新形象。一些認為混動車型動力弱的消費者確實被柴油的優(yōu)勢所吸引,美國市場也略有起色。隨著美國消費者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監(jiān)管機構的汽車排放標準的要求越來越高,美國的油品質量又達不到歐洲的標準。按照目前的技術,大眾的柴油車無法通過尾氣檢測。不忍放棄剛剛培育起來的市場,大眾祭出了作弊的昏招。
短期主義之禍今年7月,大眾終于得償所愿,以半年銷量504萬輛超越了豐田的502萬輛,坐上了全球第一的寶座。然而短短兩個月后,丑聞爆發(fā),大眾集團的市值在兩天內蒸發(fā)了31%。對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讓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大眾公司并非孤例,遠有英國石油公司原油泄漏,近有去年通用汽車點火門,這些事故都給消費者和公眾帶來巨大災難。到底是什么讓各大公司CEO致公眾的利益甚至生命安全于不顧,頻頻做出短視的選擇?
股東價值最大化對公司高管的壓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麥肯錫公司曾經對全球超過1000位董事會成員及C級高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63%的受訪高管說,過去5年,短期業(yè)績的壓力越來越大。79%的人對要在兩年或更短的時間內給出強勁的財務表現(xiàn),非常有壓力。為了完成越來越苛刻的業(yè)績目標,企業(yè)管理者不得不以犧牲長期利益為前提,做出短視的選擇。
以華爾街為首的全球金融界也成為短期主義的幫兇,當企業(yè)高管無法完成季報目標時,他們就會遭受金融分析師的口誅筆伐,公司的股價也會隨之下跌。麥肯錫全球董事總經理鮑達民講其稱之為“季報資本主義”。
短期主義的危害顯而易見,公司疲于在短期內達到業(yè)績目標,無暇顧及創(chuàng)新和培養(yǎng)人才等長期活動。更嚴重的問題是,在短期主義的盛行之下,企業(yè)的治理目標已經從平衡股東、員工以及消費者利益,轉變?yōu)閱渭兊墓蓶|利益最大化。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如果你以長期結果為導向,那么對你來說,股東利益和消費者利益是一致的。但從短期看,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我們有很多利益相關者,例如我們的員工和零售商。我們的信條是,如果我們把客戶放在第一位,那么其它利益相關者都會受益,只要他們以長期的眼光看問題?!?
可惜的是,像貝索斯這樣的長期主義者在企業(yè)界極為稀有,很少管理者有勇氣像貝索斯一樣向華爾街開戰(zhàn)。他們不得不屈服于壓力,為了短期的股東價值,而損害員工、消費者甚至公眾的利益。大眾的尾氣門等丑聞也許正這種短期主義之下的產物。
諷刺的是,大眾的股東正是本次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根據(jù)彭博社報道,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卡塔爾投資局是大眾汽車優(yōu)先股的最大持有者,也是大眾汽車普通股的第三大股東,此次股價暴跌讓卡塔爾投資局損失近43億美元。
在今年7月份,大眾終成世界第一時,公司發(fā)言人Jeannine Ginivan在回復媒體的郵件中寫到:“大眾的目標是實現(xiàn)有質量的業(yè)績增長,而不是單純追求銷售冠軍的頭銜?!爆F(xiàn)在看來,這句話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笑話。大眾不惜以自身70多年的商譽和德國制造的品質為代價作弊,顯示出公司上下充斥著急功近利的短期主義思維,即便是讓美國管理界艷羨不已的監(jiān)事會-董事會雙軌制也沒有杜絕丑聞的發(fā)生。大眾能否再次翻身,挽回的德國品質的聲譽,我們將密切關注。然而我們更應關切的,是公司治理的潮流將流向何方,以從源頭上避免類似丑聞再次發(fā)生。
力眾人才網http://m.partybikebusiness.com/是山西眾城恒盛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免費人才招聘網站,不僅個人注冊、發(fā)布簡介、能力評估、擇業(yè)規(guī)劃、推薦就業(yè)、邀請面試免費,企業(yè)注冊、發(fā)布招聘信息、查閱求職簡歷、聯(lián)系方式也同樣免費。http://m.partybikebusiness.com/力眾人才網,寬屏新界面,招聘、求職全方位體驗,擁有最專業(yè)的力眾人才測評系統(tǒng),歡迎注冊體驗支持。
文章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