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就業(yè)局勢、激烈的相互競爭,促使他們不得不花上大量的精力來打好就業(yè)的第一場硬仗?面試。然而,過于重視面試的他們,反而可能出現(xiàn)一些心理誤區(qū)與難題,從而影響成績。為此,本版特向大家介紹一些面試時最常見的情況,并提出解決之道,供即將走上面試戰(zhàn)場的學子們參考一二。
話太多會遭反感 好表現(xiàn)影響溝通 面試不是個人“秀” 面試就是一場演出
“人生就像一場‘演出’,你演得好,日子就過得舒服;演得不好,日子就過得難受。而面試,更是其中最關鍵的幾場‘秀’。面試的時候,一定要勇于表現(xiàn)自己,多說話,爭取讓自己成為面試的主角。”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郭宏頗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每人最多面試半小時,誰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誰最能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呢?就是那個在有限的時間里‘秀’得最出色的人?!?/p>
郭宏說,他“秀”的主要方式就是“多說話”。介紹自己的專長、經歷、人生感悟,談自己對所面試職業(yè)的看法,以及對公司、對行業(yè)、對社會的看法。“不妨多說兩句自己以前的成功案例,例如在學校里拿過什么獎、參加過什么活動之類的。這個世界,會說話的就是比不會說話的人吃香。所以你一定要把口才充分展現(xiàn)出來,爭取把面試考官侃得心服口服?!?br/>
溝通效率最重要
抱著郭宏這種觀點的準畢業(yè)生,在大學里并不少見。然而,在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肖震宇看來,“過于表現(xiàn)自己”并不是一個好的面試心態(tài)?!懊嬖嚬倘皇菓囌哒宫F(xiàn)自己的一個過程,但同時也是面試者和考官溝通的一個過程。有些考官會通過面試的問答,來考察應試者的溝通效率。因此,他要看的,不是你有多能說,而是你能不能簡明、有效地回答問題。”如果你過于表現(xiàn)自己而說話較多,一方面言多必失,容易跑題或答錯;另一方面,即使你說的都和問題有關,但是因為信息太多,難免會降低回答問題的效率,可能面試官反而找不著答案的關鍵點,在這一項考察目標上給你“扣分”。又或者,因為你說話太多,考官沒有來得及問完其他想問的問題,那他更會直接給你打個“負分”。
“如果你們是很多人一起面試(例如無領導小組討論),其他人說得不多,而你一直在那里長篇大論,很容易讓考官覺得:你不注意聽取他人的意見、你不懂得團隊合作。對于一個注重‘團隊合作’的單位而言,你將很難獲得好的面試成績?!毙ふ鹩畈┦空f。
因此面試時,最恰當?shù)淖龇ㄊ牵嚎脊賳柺裁矗憔突卮鹗裁?,回答時一定要注意簡明有效;如果需要舉例來說明問題,一個經典的例子足矣,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喜歡說話的人,那面試時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和效率,跟面試密切相關的話題,可適當多說一些,以便讓考官多了解你;跟面試關系不大的話題,就沒有必要多費口舌了。
展示最真誠的一面
“在面試過程中說話較多、注重表現(xiàn)的人,還有一種可能?!比A夏心理網(wǎng)的心理咨詢師曹芬元表示,“就是面試者不夠自信。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畢竟還缺少人生歷練和工作經驗,但他們又希望留給考官一個好印象,所以會努力偽裝自己、炫耀自己,這是人之常情。然而,這很容易被有經驗的考官看出來。如果這個考官能理解畢業(yè)生的心情,那還好;如果考官不理解,反而會對應試者不利。所以,建議大家在面試時,還是要盡量把自己最真誠的一面展示出來?!?br/>屢戰(zhàn)屢敗不丟人
當今的社會競爭如此激烈,以至于那些即將走入社會的大學生們人人心頭多了個沉甸甸的包袱。于是,包袱就成了一種纏繞在心頭的壓力。
面對這些壓力,有些大學生的應對方式并不十分理性。他們盲目地往那些“看上去很美”的職位投出了簡歷,卻并不了解這份工作的性質,也不了解這個職位的責任,這份工作究竟離他們的性格、愛好和能力有多遠。結果,在跟考官面對面的“交鋒”之后,他們失利了。
反復幾次面試失敗后,遭受打擊的大學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不行,適應不了這個社會?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自我否定。
專家三個建議:
第一,要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需要的工作到底是什么,要客觀地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未來的道路。除了自己的能力,你最需要考慮的是自己的性格和愛好。如果你確實喜歡某一種工作,你就能在這個工作崗位上獲得快樂和滿足,并不斷克服困難,創(chuàng)造出成績。
第二,不要給自己設置“最好的工作”、“最好的職位”。你對某一種工作的預期越高,你就越接受不了失敗的事實,也越難與現(xiàn)實妥協(xié)。
第三,不要害怕“失敗”。其實每一種經歷都是一種財富,成功會讓你品嘗勝利的果實;而失敗,會讓你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從而可以不斷彌補自己的缺點,并走向最后的勝利。記住,“屢戰(zhàn)屢敗”倒過來就是“屢敗屢戰(zhàn)”,曾國藩在一系列敗仗之后最終獲得了勝利,你為什么不可以?你需要注意的是,在暫時遭受失敗時,不要總是放大自己不好的一面,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面試,面對一切。
(編輯:王茜)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