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往的求職生涯里,你或許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花了幾個小時精心做了一份簡歷,滿心期待它能給你帶來一份滿意的工作,但招聘者沒有給你面試機會,而隨意撒花的卻告訴 你可以來上班。這是怎么回事?最近,來自美國萊特州立大學研究指出,這是因為招聘者在看到求職簡歷時經(jīng)常會抓錯重點,并對應聘者性格特點作出錯誤判斷。
錯誤判斷應聘者性格
研究人員給122個招聘者看了37份學生履歷,每份履歷都要求他們能從文字中看到各個方面的性格,也就是心理學所謂的“五大人格理論”。五大人格包括:外傾性、神經(jīng)質/情緒穩(wěn)定性、開 放性、宜人性和盡責性。與此同時,學生們需要完成一些測試,以測出他們“真正”的性格特點,作為對照。
在五大性格關鍵領域中,人力資源的員工在看到應聘者簡歷時,會在對方五大性格關鍵領域中作出結論,而這個結論將對應聘者能否得到面試機會有很大影響。
結果表明招聘者在判斷應試者個性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如在應聘者的“外傾性”上,他們的判斷會比實際的高,而又低估了應聘者的“盡責性”。此外,在招聘者眼中,雙倍行距的簡歷比單 倍行距的要更吸引注意力一些。而做過更多志愿服務的人比沒做志愿服務的人更好管理。
應聘者慣用對策
研究人員說,從研究總體上看,實際上求職者的個性特點在“被認為是否有能力勝任該職位”上只占很小的影響,而更重要的因素還有許多。
1、求職者為了防止因自己的弱項被拒之門外,而會將自己擅長的重點寫在前面,例如把教育經(jīng)歷放在工作經(jīng)驗前面。
2、應聘者還應該羅列出自己都跟什么樣的組織領導者打過交道,在愛好上應該填一些比較具有愛冒險的活動,以體現(xiàn)自己很外向能夠勝任該崗位。
3、研究的主筆是美國萊特州立大學的Gary Burns,他說應聘者還應避免通過用不同尋常的字體、格式來博人眼球。值得注意的事,在簡歷上寫個人自述是一個大忌。
Burns表示,該研究的結果對應聘者和招聘方的人力資源部都有影響。有人認為,更新簡歷在很多應聘者的眼里是非常重要的事,但研究表明雇主的眼睛停留在每份履歷上的時間平均不會超過 6秒。也就是說,招聘者尋求符合資格的應試者,做出可能改變對方職業(yè)生涯的決定在倉促之間就完成了。
事實上,去年同樣有研究發(fā)現(xiàn),做一個好的簡歷意義不大,相比較而言,求職信比一個看起來光鮮亮麗的簡歷更有勝算。
文章及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