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文化遠不止動漫、游戲這么簡單
對“二次元”的定義,大家往往存在一些誤會。有很多人認為,“二次元”就是ACGN,即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游戲(Game)、小說(Novel)。但其實廣義上,偶像宅、歷史宅、軍事宅、技術宅等宅文化的眾多分支,都可以算作是二次元。
另一個潛在誤區(qū)是,不少人覺得“迷戀”某個單項就算是邁進二次元大門了,但實際上“二次元”門檻不低,“迷戀”遠談不上入門,必須在行為上跟二次元作品有互動,才算真真正正的“二次元人”。
二次元的終極奧義:“不受打擾的單向自嗨”
在入坑10年之久的樂樂看來,二次元的終極奧義,無外乎是“不受打擾的單向自嗨”。樂樂舉例說:“不管是動漫、游戲、小說、還是追劇、研究歷史、軍事,都不需要跟除你自己之外的人產生關聯。當然,這些單項也有要求,它們要么是虛擬2D產物,要么是無生命的實體。”
所以,在ACGN之外,沉溺于初音未來這種虛擬團體的偶像宅、追逐日劇美劇英劇的劇迷、研究軍事裝備的軍事宅等,都可以算作二次元范疇。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元圈內目前一直有個爭議,即“喜歡類似AKB48、韓國偶像團體的這幫狂熱追星族,是否能夠囊括進二次元?”。反對方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不符合“虛擬2D產物“和“無生命實體”的標準。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支持,只不過比例并不占多數。
想做真正的二次元人 僅僅“愛好”還不夠
除了選準主攻單項一頭扎進去,想要成為一個典型的“二次元人”,還必須把精神層面上的“迷戀”,升級為行動上的“互動”。否則,你充其量只不過是個“二次元愛好者”。
用球迷的視角來解釋下,就可以更好理解二者的區(qū)別了。如果作為球迷,你只是每天夜里起來看球,那就是“愛好者”。如果你在看球之外,買球衣等周邊(模型宅)、自己踢球時模仿喜愛球星的踢球方式和習慣(Cosplay)、去論壇寫戰(zhàn)術分析貼(軍事宅)、發(fā)球隊史料貼(歷史宅)、制作球隊混剪視頻(寫同人、P圖、字幕組)、追逐球星的商業(yè)活動(偶像宅)等,就是個合格的“二次元人”了。
也正是因為二次元世界支系龐雜,二次元群體的分類也是門復雜學問。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下二次元世界的譜系。
Coser和模型宅是二次元星的“上流社會”
由于二次元文化基本都由ACGN為核心發(fā)散出來,所以不同流派之間難免有交叉和重疊。像我們開篇提到的小寶,追完初音未來追μ's,顯然是個偶像宅。但別忘了,μ's是《Love Live!》的偶像企劃,小寶也可能是同名衍生游戲的粉絲,即游戲宅。
鑒于此,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姑且按照大眾熟知的類別來進行分門別類的梳理吧。
Cosplay、lo娘:沒有“像不像” 就是活成漫畫里那個樣
沿歌今年21歲,目前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玩Cosplay四年,至今保持著每月一次的出場率。四年里,她已經累積Cos了數十個動漫角色,其中最愛的角色《全職高手》里的黃少天先后Cos了近十次。她前后擁有過30多套Cos服裝,砸進去至少幾萬塊錢,其中最貴的一套來自《劍網3》的朔雪丐蘿——服裝加道具全套下來花費千元。
沿歌的經歷,是很有代表性的Coser(cosplayer縮寫)體驗。而細究的話,成為一名合格的Coser必須經過服裝、道具和化妝三道程序打磨。一般情況下,服裝有專門的網店可供購買,道具和化妝則大多都是自己DIY。
今年剛上大學的Elluli則是更精益求精的Coser,她嫌網店的均碼服裝不合身,因此每次都會找裁縫修改?!耙黄饟讣毠?jié)、制作方法,包括人設草圖、版型圖,都會自己先畫好?!钡谰逧lluli也是自己手工完成,“一般是EVA、PVC、白乳膠、塑料泡沫、紙板一類的,做完再噴漆或丙烯顏料上色。”化妝方面,“Cos妝和日常妝有很大不同,比如要出一個男性角色,就要利用陰影眼影等改變臉的輪廓,使自己看起來接近男性?!背四槉y,假發(fā)也是Coser們的必備妝具,買來之后,她們一般會根據臉型和角色不同,對假發(fā)進行修剪。
除了“專業(yè)性”較強的Coser,lo娘也是一個同樣可以歸于該類的強大二次元群體。所謂lo娘,簡單來說就是“把洛麗塔服飾當成日常衣物來穿的姑娘”。她們沒有Coser那么強的針對性,但瘋起來自己也害怕。目前供職某網站的肉松,就是位出坑的前l(fā)o娘,最瘋狂的時候,她曾連續(xù)一個月每天穿lo裙去上班,“天天換,不帶重樣的”,她的lo裙基本都是日本代購,搭配的單件包括帽子、鞋子和襪子。
問她這些年花費了多少錢在lo裙上,肉松淡淡地告訴記者:“不要提錢,心疼?!彼e了個例子,她曾有套綠色Baby舞踏會lo裙,全套6740元,而目前她家有將近百件的lo裙。
游戲宅、模型宅:人生格言就是“買買買”
游戲宅和模型宅也是常見的二次元群體,當然,他們同樣是燒錢大戶。
目前在日本做交換生的某熊,是熱門游戲《Love Live!》的忠實擁躉,她并不愿意透露自己總共在《LL》上花費了多少錢,只是說“基本一點的都得四位數起步”。雖然燒錢,但“每次能抽出UR(游戲中發(fā)放的一種卡片)能樂好久”。也正因為迷戀《LL》,演唱會和周邊的花費自然也少不了,“演唱會是能看一定要看的,周邊每次都三位數買起”。有些退坑的游戲宅還會賣號,“至少能賣出幾萬元”。
依舊在坑內的模型宅歡歡,小時候沒錢只能買些火影或海賊王的手辦,上大學后開始迷戀DC(美國動漫公司),“08年起,只要是官方出的模型都會買?!敝劣诳駸岬绞裁吹夭?,“我那時候在香港讀書,當家教賺錢,每小時1200塊,每周上8小時,即便這樣,我依舊每月月光?!碑厴I(yè)回北京時,歡歡收拾房間,光DC的模型就有27個,其中包括一個1:1的蝙蝠俠等身胸像。
其實,模型宅也能細分出很多支類:有收集模型的、手辦的、粘土的,還有專門收集娃娃的“娃娘”。再加上“限定版”、“絕版”等各種版本,更是花樣繁多,有時候甚至讓收藏者也頭疼。同樣在日本做交換生的Fauxpas告訴記者,他有個朋友曾經花2000元買了個Saber的絕版手辦,沒想到兩個月后手辦復刻了,他的“絕版”也就立馬貶值……這件事自然成了朋友們每次聚會時的必聊笑話。
偶像宅、技術宅、軍事宅、同人……跟小細節(jié)死磕的樂趣
二次元星人幾乎都有自己喜歡的特定角色或類型,而其中,偶像宅們致敬偶像方式的匪夷所思程度,可謂是群體中的佼佼者。
L師兄是哈迷圈內大名鼎鼎的偶像宅大神。除了頻繁Cos哈利·波特之外,他連大學論文都寫了《作為現代性寓言的后童話——論<哈利·波特>》。而真正讓他在哈迷圈名聲大噪的,則是他在羅琳寫出《哈7》前,自己考據了整套書,寫了本《哈7大猜想》,并押中最終細節(jié)無數。當然,他最顯赫的成就,卻是在2012年成功組織了各高校的魁地奇線下比賽——翻譯成地球人的語言就是——大家穿著魔法服騎著掃帚踢足球。大同人才網http://m.partybikebusiness.com/
對比二次元整體彌漫的“娘氣”,軍事宅的威武雄壯貌似有些畫風不太對,但對細節(jié)的嚴謹程度,跟其他群體別無二致。
簡單來說,軍迷就是迷戀軍事裝備——偶像宅追著偶像跑,軍迷追著到港的某某軍艦跑。軍迷毛毛言簡意賅地跟記者說,“其實吧,我們就是在乎些小細節(jié)的事情”。比如,臺風天,大伙兒都在囤泡面,毛毛則會拿出單兵野戰(zhàn)自熱食品吃;去西藏旅游,他一軍迷朋友自帶美軍常備的MRE(Meal-ready-to-eat,即食口糧),“據說很難吃”;至于圍巾,“學會的第一種圍巾打法是阿拉伯式(特種兵裝扮必備)”。
毛毛目前最得意的收藏,是一套駐韓美軍基地流出的原版美軍軍服,“美帝都沒得賣,只有民版的”。而他坐飛機一直喜歡靠窗,“可以注意觀察副翼動作,攻角,襟翼位置,擾流板是否打開……”
相對來說,寫同人小說、P圖、剪輯視頻的二次元少年們,技術難度就相對不那么高了。但如歡歡所說,正是因為他們,讓二次元文化得以輻射到更多受眾,對二次元文化的傳播,也有很大貢獻。
你們愛用的“腦洞”“傲嬌”都是二次元語!
老實說,二次元世界里的通用交流語,的確是有些阻礙它與大眾更廣闊交流的原因之一。跟易于普及的“Wuli”、“歐巴”這些韓語舶來詞不同,二次元語序因為大多建立在相應作品的基礎上,而更像是一款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
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二次元用語被普及到論壇、微博、朋友圈了不是嘛?我們按照這些詞匯的來源,大致可將它們這么幾類。
日本原裝
特點:日語中的漢字、音譯、基于作品背景
理解難度:★★★★
所謂“日本原裝”即完全照搬日語中的單詞,除了日語中大量詞語直接以漢字書寫的詞語外,少數假名書寫的詞匯,被音譯成漢字直接使用。當然,雖然字都一樣,但釋義還是多少有改變。
比如在熱血格斗類動漫里的“必殺”一詞,它最早被翻譯為“大招”,指在決斗過程中能對敵人造成一定傷害效果的技能招式。但是“大招”一直無法傳達漫畫中的華麗視覺效果,于是“必殺”直接進入了中文語匯。隨之而來的就是由“必殺”衍生出的“超必殺”、“隱藏必殺”,以及結合中文構詞法形成的詞匯“必殺技”。
“必殺”這種其實還好理解,至少望文生義錯不到哪里去。有些基于作品本身的詞匯,對三次元人類來說就毫無頭緒了。比如圈內常說的“無口無心無表情”的三無少女,最早源自經典的《EVA》,形容女主角綾波麗性格冷淡,能力強悍但社交能力極差。這種現實中情商欠費的性格特征在ACG中卻被放大成了萌點,該詞也最終成功躥紅并流行起來。
日語原裝的二次元語言,直接音譯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大眾熟悉的包括“歐吉?!保ù笫澹?、“歐巴桑”(大嬸),而包括《EVA》、《高達》在內的機甲動漫則被調侃為“蘿卜片”——因為日語的“機器人”(Robot)發(fā)音就是“蘿卜”。
中日合璧
特點:改造、用法靈活多變
理解難度:★★
中日合璧的二次元“黑話”中有一部分是通過模仿語法,將日語的一些形容詞、副詞與中文連用,來強調不同的語氣和狀態(tài)。
比如,“真·XX”,強調程度之深,感情之真摯,后面跟名詞的話表示“特別的名副其實”。再比如“XX流”,表示從屬于某種類型,如“技術流”,指技術突出的類型。這詞的用法其實現在普及到了許多游戲玩法和球類打法中,比如“瘋狗流”、“傳控流”等等。
不少中日合璧詞匯也開始逐漸被再創(chuàng)作成新詞了。比如“XX命”,表示真心喜愛某一人物,比如《灌籃高手》里臺下看比賽的流川楓少女粉絲打出的“流川命”橫幅?,F在它多用新詞“本命”來指代,指“眾多對象中最最喜歡的那一個”。用三次元語法來造個句就是,“雖然我愛李易峰楊洋鹿晗吳亦凡,但我的本命是金城武”。
中國制造
特點:圖畫具象化、部分要求背景知識
理解難度:★★★
前兩類二次元語言,多少有點拿來即用的感覺。而“中國制造”的部分,則深得ACG真?zhèn)?,是最受二次元作品影響深遠的運用。
簡單來講,動漫里為了更直接地表達人物的心理或者狀態(tài),往往以繪畫的形式來代替文字詮釋。所以,我們經??梢钥匆妱勇宋镌隗@訝或無奈之時,腦后會出現大滴汗珠的繪畫。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汗”,以此衍生出“狂汗”、“巨汗”、“瀑布汗”等詞。
再如,動漫角色們會因為某某人說出一句石破天驚、超級無敵的白癡理論而全體雙腳朝天,這就是“倒”。還有頭上一簇火焰表示“怒”。對話框里的省略號則表示“無語”。在網絡的實際交流中,大家不可能也像漫畫一樣用圖畫表示,所以就用漢字打出“汗”、“倒”、“怒”、“無語”來表示自己的心情。
不僅如此,隨著A站、B站等貼合二次元文化的網站的普及,一大撥原創(chuàng)的論壇用語,又反哺了二次元語言體系。比如“前方高能”,在彈幕網站播放視頻時,一些血腥、暴力或者戲劇性強烈的橋段會被稱為“高能”;而在這些橋段出現之前,往往會有人發(fā)彈幕提示“前方高能注意”,逐漸就簡化為“前方高能”。另外,一個合格的二次元人,基本上會在說完“前方高能”后,跟一個“必殺”,才不枉費一次特意提醒。
顏文字
特點:賣萌
理解難度:★
比起發(fā)源于美國的表情符號,顏文字的復雜程度和賣萌作用有多高級,不用多說。通過將各種符號模擬出人物動作、表情形態(tài)來表情達意,如(╯‵□′)╯︵┻━┻(掀桌),?(°?‵?′??)(親親)等,不僅輸入法會自動生成,還有專門轉換顏文字的app。怎么說呢?現在這個社會,可能只有二次元才能接受象形文字了吧?!
二次元少年們的故事也很勵志的!
雖然二次元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熱血,但不得不說,三次元人類因為缺乏了解而對他們誤解頗深。資深二次元少年奶哥坦言,二次元文化核心的“宅文化”,最早就是二次元少年們用來自嘲的?!白罱浀涞男蜗蟊扔骶褪?,他們大多數是戴著深度眼鏡、學習不好、或瘦弱或肥胖總之體育成績也極差的一群人,為了逃避現實,而沉溺于二次元?!?
但事實上,通過跟二次元少年們的約采,記者發(fā)現,這些下意識的判定,并不那么準確。偶像宅+模型宅歡歡,高中時就開始追星,那時候上學沒錢,盯著eBay干著急,后來發(fā)現學科競賽第一名有800塊獎金,餓虎撲食般一口氣拿了7個第一。
這類放在三次元也算勵志故事的案例還有不少:歡歡認識的一個同樣熱愛DC的學姐,受不了DC電影化被漫威打壓的事實,本來的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畢業(yè)后,二話不說跑到美國南加州修影視編導,立志要在未來刮起DC的銀幕雄風;喜歡cosplay的Elluli,通過看日劇和動漫,自學了日語,不僅交流無障礙,還考過了N1級(日語能力測試最高級),并準備報考商務日語。
傳說中那種“因為迷戀二次元跟家庭長輩鬧不和”的事情,并未在這幾位身上發(fā)生過。Elluli說,她一直就有從事動畫相關工作的意愿,所以玩Cos便得到父親支持?!澳赣H也很支持,因為初中以前我都是假小子不修邊幅,接觸Cos后變化很大,她喜歡我穿漂亮衣服打扮自己。”
可能,唯一跟三次元人類的猜想比較貼近的,就是二次元少年們真的都挺善良、單純的。這是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說過的一句自我判定。被問到”每次穿lo裙出街會否受到異樣眼光看待”時,肉松就來一句“哼,那些地球人,無視”。二次元少年果然是不會在乎地球人的眼光的吶,肉松還不忘調侃lo娘們的聚會,“你腦補下lo娘聚會吃烤肉,想象那畫面,一群小公主吃烤肉、火鍋……”
當然,這里面段子自然也不會少。因為《天使的心跳》正式入坑的Fauxpas,就一直憧憬于日本校園,“社團、祭典什么的,學院生活特別豐富”。暗自下了“一定要去過一下這樣的生活”的決心后,Fauxpas終于拿到了交換生資格,結果,“現在,感覺,和想像中,差了有那么一點點遠啊混蛋!”
至于二次元少年的感情生活嘛……肉松的話比較有代表性:“嗯,是單身狗比較多,因為跟另一半溝通有點兒代溝”。頓一下,她自言自語起來,“我倒寧愿跟裙子過,只有裙子不會背叛自己啊……欸,怎么突然中二了起來……”
番外篇:有關二次元,你還能知道些啥?
二次元群體的年齡有多大?男女比例如何?他們是什么星座?都“潛伏”在什么地方?他們又給自己貼了什么樣的標簽?我們聯合艾漫數據,得到了下面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