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應屆畢業(yè)生遭遇“春寒”,很多學生的第一份工作未著落。過去,很多應屆生的第一選擇是大廠,雖然第一份工作在大廠的經歷是職業(yè)發(fā)展的“高跳板”,但我認為這并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而且我篩選簡歷的時候,第一眼先會看學歷之后看工作經驗,綜合評判候選人的條件。
作為一名服務互聯網領域的獵聘人員,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在互聯網行業(yè),35歲真的是一道坎嗎?”,我告訴他們,“35歲是一道坎兒只是一種比喻,而不是普遍現象。當你的年齡和工作級別相匹配,無論多少歲都不是問題”。
疫情期間很多人選擇轉行、辭職,但是我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也會堅持下去,將自己的團隊發(fā)展壯大。
人才服務這行業(yè)也有年頭光景,比如5年前國外回來的人還比較少,美國科技互聯網公司技術專家回來往往能拿到不錯的薪水,有的甚至比海外還高,而且?guī)У娜藬狄矔膸讉€人,翻漲到幾十人?,F在國外人才溢價沒那么高了,但是國外頂級互聯網公司回來,也比較受重視。
獵頭行業(yè)是經濟的晴雨表,前年下半年開始,獵頭行業(yè)也不如以前繁榮。2019年,七成獵頭是虧錢 、2成是不虧不賺, 只有一成是賺錢的。我們做KA(大客戶),情況沒有那么慘,因為我們其實不太缺單子,但是交付不容易。
比如2019年,京東稱將在年底淘汰末尾10%的管理層,但還是有大量崗位難以招到人才,尤其年輕化的管理人才。年輕現在卡的比較嚴格,國內中高管過了40歲,就不太好跳槽。另外,京東喜歡有業(yè)務對標的公司人才,比如物流喜歡順豐的人才,零售業(yè)務喜歡阿里人才,每家企業(yè)都有強項值得友商學習。
2020年對各行各業(yè)都產生了影響,獵頭行業(yè)也是如此。我們主要業(yè)務一般從3月份開始,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人們跳槽也更謹慎了,可以說影響才剛剛開始。
現在疫情黑天鵝已經影響到了我,比如我聊到一家上市公司的CFO,他年前接了我客戶公司的offer,但因為疫情原因,原公司業(yè)績暴增,前幾天他決定不離職了,我這開年大單也吹了。也有美國候選人已經全部走完流程,確定過年回國當面再談一次就能接offer了,結果被疫情擋在國外回不來了。
我們這行業(yè),最重要的還是人脈和消息。
去年開始,身邊的獵頭朋友開始轉行,主要是去企業(yè)做HR,我們稱之為in-house 。主要因素是中小企業(yè)發(fā)展降速,單量會大不如前。視頻和云業(yè)務相關的企業(yè),會發(fā)展的比較快速,這些行業(yè)的人才需要還是非常多的。
入行這些年,最大的一單是年薪300萬的人才獵聘。未來不確定因素太多,不知自己還能不能刷新自己的業(yè)績巔峰。
文章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